人文游走起!一眼千年,穿越历史文化长河_资讯_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首页 > 资讯 > 度假区动态
咨询电话:0512-52220030  投诉电话:0512-52986701  救援电话:0512-52852466
度假区动态
人文游走起!一眼千年,穿越历史文化长河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06

微信图片_20210526151452.gif


掬一捧恬淡湖水

握一盏青葱虞山

听一曲江南韵味

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虞城的文人气昀绵延至今

让我们沿着古城街巷的脉络

用脚步领略千年的文化印记

走进虞城街巷

与古城印记来一场跨时空的会面



01

名人故居线

言子旧宅——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戴逸学术馆——翁同龢纪念馆


Vol.1  言子旧宅


image.png

言子故居位于言子巷内,是虞城现存最古老的名人旧宅。

唐、北宋、南宋等众多史料记载,具体地址始终未有变更。

宅内有言子墨井、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御祭碑、乾隆及光绪间镌一松山房四止图、

言子墓图、言子像等碑刻文物共6块。


image.png


言子雕像,静静地矗立在系园堂前,

脚下的黑色砖石上,刻着言子的生平介绍。

image.png

墨井,一名“言公井”,也称“圣井”。

《吴地记》载:“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

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

傍有盟,盟北百步有浣纱石,可方四丈。”


image.png

穿行在言子旧宅中,仿佛能感受到这里专属的人杰地灵;

穿行在文字与文物中,就像穿越在历史和现实中,

总觉得如梦如幻,妙不可言。

image.png


Vol.2  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


image.png

中共常熟党史馆位于常熟古城区通江路,

原为曾氏家族聚居地,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

1926年2月,李强(原名曾培洪)与周文在等

在此建立常熟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组织

——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并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image.png

如今,这里是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

陈列内容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大部分。


image.png

展览用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

同时辅以多媒体技术,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从1926年成立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开始

九十三年来党领导常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

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image.png


Vol.3  戴逸学术馆


image.png

戴逸学术馆由始建于1916年的常熟县立图书馆改建而成,

戴逸先生亲自命名为“衣山楼”。

馆内现有藏书一万五千多册,

还有“戴逸与清史纂修工程”展示出我国清史修纂的过程与成果。

image.png

学术馆集专题图书资料收集、整理、保管、

借阅的图书馆、档案馆功能,

展示、陈列、宣传、普及的名人纪念馆功能和清史、

戴逸学术思想研究、交流、岀版功能,

是三位一体的学术机构。


image.png

学术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市民游客可以走进这里,感受史学的魅力。


image.png


Vol.4  翁同龢纪念馆


image.png

翁同龢纪念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筑风格

的封建官僚宅第,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如今,纪念馆内有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翁同龢、

翁氏一门书法、廉政文化展等展览,还有翁氏家风传习馆,

是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州廉政教育基地。

image.png

翁氏故居(綵衣堂)是纪念馆內的主体建筑,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綵衣堂内画梁雕栋,气势恢弘,集绘、塑、雕于一体,

其存有的116幅彩画,题材丰富,绘制精致,

部分画面施沥粉堆塑,堪称江南包袱锦彩画的上乘之作,

是苏式彩绘的优秀代表作。

image.png

翁氏收藏馆前,连中三元的“状元石”造型奇特、

藏馆内“状元及第、独占鳌头”的石像

都代表了翁家在科举中的荣耀。

image.png

百年以来,翁同龢的旷世才情、爱国革新,

清廉自居,一直被世人传颂。

参观纪念馆不仅能领略翁同龢一生的传奇故事,

还能在双桂轩、玉兰轩等

多个展馆内看到不少藏书、藏品,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image.png



02

文博场馆线

常熟博物馆——常熟王石谷纪念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脉望馆)——常熟评弹艺术馆——常熟碑刻博物馆(常熟名人馆)


Vol.1  常熟博物馆


image.png

常熟博物馆位于常熟古城区虞山东麓先贤仲雍、言子墓旁,

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

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image.png

馆内收藏着上至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类文物共2万多件/套,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266件、

三级文物851件,藏品数量、等级均在全国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image.png

馆内设有馆藏玉器、瓷器、书画、文玩等固定展览,

并设有临时展厅,每年举办各类展览30次左右。

image.png

常熟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获“江苏省优秀博物馆”等荣誉。

image.png


Vol.2  常熟王石谷纪念馆


image.png

纪念馆是在迁建的王石谷祠堂的基础上建立的,

于2007年10月建成开放。

纪念馆占地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居高临下,

气势甚宏,布局分前部门厅、后部主室及两侧围廊、庭院等。

image.png

门厅上悬挂的是康熙御书“山水清晖”匾额。

image.png

后部主室共5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其中正间置有案几摆设及王石谷画像、楹联等。

image.png

馆内常年陈列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王石谷年表”,以编年体形式,

简述其一生的主要行迹、创作经历和大事纪略,

使观众对王石谷的生平事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二是采用立式展柜和平面展柜陈列方式

向观众展示王石谷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高仿品)。

image.png

此外,还展出了一批清末民初时期出版的

有关王石谷作品的珂罗版、石印本画册和资料。

在两侧围廊内,用嵌砌书条石刻的形式来展示其艺术风貌,

共布置石刻十余方,

其中有内廷供奉禹子鼎所绘的《石谷先生骑牛还山图》。

image.png


Vol.3  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脉望馆)


image.png

虞山派古琴艺术馆(脉望馆)位于常熟市古城区南赵弄10号,

是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著名藏书家吏部侍郎赵用贤

和儿子刑部郎中赵琦美的家宅,

也是常熟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邸建筑。

image.png

脉望馆为原建筑保存下来的主轴部分,

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宅内大木构架、

梁枋彩画、雕花柱础、雕花踢脚砖和丁字斗拱等均为明代原物。

image.png

古琴艺术馆分四个区域,分别介绍严天池、

徐青山等古琴名家,展示当今对古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成果,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琴源远流长的历史,了解虞城的文化底蕴。

image.png

虞山派古琴艺术馆是国内首家古琴艺术馆,

2006年,艺术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古琴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古就有“虞山琴派 古琴正宗”一说。

image.png


Vol.4  常熟评弹艺术馆


image.png

常熟评弹艺术馆建立于2005年,东靠古城标志方塔,

南临中心商业街道方塔街。

image.png

建筑面积近1600平方米,

是一座融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二层建筑,

集演出、展览,研究等功能于一体。

image.png

艺术馆分上下两层,底层为环境优雅,

宽敞舒适的虞山书场,周围有庭园小景点缀,

能容纳250人观赏演出。

image.png

二层为常熟评弹艺术展区,

陈列着评弹艺术在常熟起源、

发展到繁荣各时期的历史资料和实物,

反映了常熟“评弹第二故乡”

“江南第一书码头”的历史文化底蕴。

image.png


Vol.5  常熟碑刻博物馆


image.png

常熟碑刻博物馆位于方塔园内,1991年建成开放,

馆藏有唐代至现代的碑刻、石刻文物近千件,

是一座集碑刻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也是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image.png

全馆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采用江南古典园林格局而建,

由长达500多米的主体碑廊和常熟名人馆、

崇兰草堂、翰墨亭、塔影潭等景点组成。

image.png

常熟古代碑刻门类广泛,

馆内收藏涉及唐代至现代关于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宗教名俗、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碑刻、

石刻文物,数量甚巨。

藏品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

都在全国同级城市中位列碑刻专业博物馆的前列。

image.png


踏着虞城贤士才子之迹

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这个秋天邀您

来度假区穿越一场千年文化之旅


拟稿人 | 张淑方、范之倩

审核 | 朱敏敏、徐红艳

发布人 | 周静

文字、排版 | 周静

图片 | 墨者攻再守、常来常熟、常熟博物馆、王小五PHO、金铃、周静


声明:

本文由【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原创或整理编辑。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公益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243851375@qq.com我们将及时审核、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