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非遗 | 翻簧竹刻,知“竹”之乐_资讯_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首页 > 资讯 > 度假区动态
咨询电话:0512-52220030  投诉电话:0512-52986701  救援电话:0512-52852466
度假区动态
虞城·非遗 | 翻簧竹刻,知“竹”之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01
图片

非遗·翻簧竹刻

Fan Huang Zhu Ke


图片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竹子,修长、柔软而又劲挺,风雨不惧,

而每一根竹,在独具匠心的手艺下,

又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


图片

仿清竹簧“斋戒”牌


翻簧竹器又名翻簧竹雕,

亦称翻簧竹刻,是竹刻之一种。

近几年,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翻簧竹刻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1

追溯竹刻艺术历史



图片

仿清文竹蝉纹方炉


翻簧竹刻起源于清朝,

是竹刻工艺中的一个尖端门类,

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兼具很高的技术含量与观赏价值。


翻簧竹刻是华夏传统竹刻工艺的特殊品种,

是把竹筒里层薄薄的竹簧,

进行反转后再通过煮压,

最后贴于木胎上而成的工艺。


竹刻多以国画或书法或书画为蓝本。

国画则山水、人物、花鸟。

书法则真、草、隶、篆、金文等,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竹刻艺术品也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早在明代,中国竹刻就出现了金陵派和嘉定派两大流派,

嘉定是苏州府所属的一个县。

由明至清,苏州一代的竹刻渐渐兴盛,代有名师。

《竹人录》记载,道光年间嘉定竹人时大成、

时经成父子俩制作过翻黄竹刻。


从民国元年(1912)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

是苏州竹刻的兴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事竹刻者逐渐增多。


上世纪60年代,黄岩翻簧工艺品频频出国展销,

加之郭沫若与中央电视台先后到黄岩翻簧厂考察,

翻簧艺术顿时誉满全国。

许多翻簧工艺品受到老外的喜爱,出口销量良好。



改革开放后,西方木制品玩具传入中国。

翻簧厂亦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型生产木质圣诞礼品。


如今,全国从事翻簧竹刻的人只有30多人,

这门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遇。



02

技艺精湛形神兼具


图片


在常熟有这样一位“有心人”,

孜孜不倦地研究着翻簧竹刻。

薛惠忠,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翻簧竹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自从1997年退休起,薛惠忠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先他研究与制作的大多是普通竹刻和留青竹刻,

直到2004年,薛惠忠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

《救救邵阳“翻簧竹刻”》的文章,

文中将翻簧竹刻显赫的过去和濒临失传的状况一一呈现,

薛惠忠颇为感慨,随即萌生了要学习这门技艺的想法。


图片图片


秋日的午后,我在方塔园的文竹居见到了薛老师,

薛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翻簧竹刻的制作工艺,

并展示了他这多年来创作的作品。


“翻簧竹刻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步骤非常之多。”

薛惠忠介绍道,

“竹簧本身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都不强,

所以要做好一件作品需要去摸索很多东西。

我的老本行机械加工在我制作这些器皿时帮了很大的忙。”


第一步:寻竹

制作翻簧竹刻用的竹子非常讲究,

必备条件有:节长、径圆、水线少质地坚韧。

(最好是竹龄在三至五年的楠竹)


图片


第二步:制竹簧

把竹子锯成竹筒去节去青,

分层开剥翻出薄层的竹簧,

经煮、晒、压、平等一系列步骤,

将其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


图片


第三步:一笔一雕刻

有人认为,竹刻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工艺;

有人认为,竹刻是一种“意趣”的具体呈现;

而翻簧竹刻人认为,竹刻是一种减法的过程。


图片


第四步:打磨成品

翻簧竹刻所制成的作品,精雕细琢、浑然天成,

小到一把竹扇,大到提梁小柜……

它可以是你手中的日常生活工具,

也可以是书房中用来摆放文房之物的器皿与装饰。


图片


薛惠忠常常参考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翻簧制品来制作器皿,

期间他还前往浙江,

向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

代表性传承人罗启松老先生拜师学艺,

交流翻簧竹雕制作技艺。


图片

薛惠忠(左一)与罗启松(中间)在黄岩九峰公园罗启松工作室外合影


翻簧竹雕产品色泽光润,类似象牙。

浮雕和浅雕是翻簧的主要表现手法,

线条粗中有细,疏密结合,特别精致。


翻簧竹雕在国内堪称一绝,

它从传统的单色线雕、陷地浅刻,

发展出线雕着色、浅浮雕、电烙烫画等手法,

运用传统的单线阴刻技法,

以阴线浅刻为主,也有薄浮雕的,

令作品所体现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愈加分明。


薛惠忠制作的仿古作品文竹提梁小柜,

色调清新淡雅、灵秀可人,

柜顶上端安有铜提梁,柜门为对开式两门,

门框边沿和柜门中心都有精美的雕饰,

完成这件作品就花了薛惠忠2年多的时间。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台屏《孙子兵法》翻簧制品共8折16面,

采用阴刻、浮雕、镶嵌等多种技法

,细节处十分精美,置于台上气势恢宏。


图片


这些年来,薛老师制作的作品种类颇多,

各式的笔筒、折扇、团扇、如意等制品都囊括其中,

每个物件上耗费的时间都不少,

纯手工制作也让每件作品

都称得上是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图片

仿清文竹方笔筒


图片

六角竹罐盒


图片

方形山水笔筒


图片

折扇扇骨




03

非遗传承岁月沉香


图片

仿清黑漆镶文竹人物纹方笔筒


刻刀在坚硬的竹板上游走,

诗情画意之中竹屑纷飞间,

而流传的诗词,精美的画卷,

渐次浮现现在竹板,

竹刻赋予竹板丰富而多彩的生命。


薛惠忠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翻簧竹刻。

近年来,不论是各类文创工艺品展览,

或是传承性公益活动,薛老师都热情参与。


图片


翻簧竹刻是一门需要耐心和静心才能学好的技艺,

从入门到精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2012年翻簧竹器制作技艺入选为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2019年薛惠忠入选为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簧竹器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愿望,想静下心来,

把我对翻簧竹刻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再编成教科书的形式,

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能了解这门几近失传的传统技艺。”

薛惠忠说。



一枝修长的竹子虚怀若谷,坚韧不拔,

薛老师始终保持着质朴的本色,

默默地在竹刻艺术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


图片


图片


  - END-  


拟稿人 | 殷丽琴、张淑方

审核 | 金雪庆、徐红艳

发布人 | 周静

文字、排版 | 周静

图片 | 薛惠忠、周静、网络


声明:

本文由【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原创或整理编辑。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公益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243851375@qq.com我们将及时审核、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