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虞山街道(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位于风景优美的虞山尚湖之侧,
自古以来都是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虞山街道(度假区)以“双区同创”为主要抓手,
以文旅融合为重要依托,
充分活化利用存量资源、创新打造特色载体、
持续招引优质项目、不断擦亮文化名片,
积极探索具有虞山特色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年至今,虞山街道(度假区)已盘活提优
各类存量资源超12万平方米,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2亿元;
度假区在省级旅游度假区排名中蝉联苏州第一,
跻身全省前五,“国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站在“十四五”开篇的崭新起点,
虞山街道(度假区)将紧紧围绕塑造“江南文化”品牌、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高地。
◆◆◆
聚焦旧改更新 扩增文化产业发展载体
面对资源空间的瓶颈制约,唯有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
近年来,虞山街道(度假区)立足资源现状
和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推进工业遗存、
闲置仓库、传统民居等存量资源的盘活提优,
着力于打造契合区域个性的文创园区、
精品民宿等文化旅游产业载体,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虞山街道(度假区)将文保单位唐氏宅院
修缮改造成精品民宿“虞见唐宅”,
成功将其打造为古城文化地标;
通过使用权集中模式,
对山前街不同产权的闲散资源进行整合,
以“微改造”的手法打造“山前坊”文旅创意街区,
近期开园后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山前坊”文旅创意街区
据了解,围绕文旅融合发展需求,
虞山街道(度假区)将加快推进
虞山南麓“蓝·原葺森林”文旅产业园、
三峰“山湾里”文创产业园、
宝岩“艾克”数字文化产业园等
文化产业载体的旧改更新,
按照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的要求,
推动文创产业由分散向集聚发展、
由单一向特色化发展、由低档次向高品质发展,
以点带面、串点成线,重点打造环虞山文化创意产业带,
预计新增税收超3000万元。
同时,虞山街道(度假区)将全面深入排查梳理土地、
房屋等各类存量资源,持续压减腾退低端低效产业,
依托尚湖良种场地块、供电大楼等存量资源,
加大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引进力度,通过典型示范,
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有效投入旧改更新,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
带动传统商贸、特色非遗、体育健身等领域融合发展,
形成文创引领、资本助推、产业融合、
消费激活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效应。
“蓝·原葺森林”文旅产业园效果图
◆◆◆
聚焦文脉传承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虞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以虞山命名的琴、诗、画、印等文化艺术自成一派,
“虞山十八景”延传至今,
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常熟古城风貌依旧,
这些都是文旅融合发展“虞山实践”的天然禀赋。
虞山街道(度假区)利用西城楼阁闲置空间
成立第三代虞山篆刻馆,
向市民免费提供培训学习机会,
传承弘扬虞山篆刻文化。
利用21公里虞山生态步道,
虞山街道(度假区)串联兴福寺、言子墓等文化“珍珠”,
打造环虞山文化走廊。
着眼古城复兴和历史文化活化利用,
虞山街道(度假区)全力加快推进历史街区整理更新,
坚持修旧如旧和现代功能导入并举,
在保护古城街巷肌理的同时,
按照旅居康养、主题民宿、创客空间、
艺术家工作室、精品商务办公等产业方向进行改造,
完善使用功能、优化空间布局,
逐步引导“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集聚,
推动活力人群有效导入,
让游客在度假旅游过程中充分感受、
体验古城的魅力,持续擦亮历史文化瑰宝,
打造古城复兴的“常熟样板”,
推动文化资源加速转变为文化产品和产业。
第三代虞山篆刻馆
◆◆◆
聚焦“双区同创” 提升度假旅游品质能级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核心区
“双区同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虞山街道(度假区)进一步强化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突出
“一城山水、自在生活”的主题形象,
全力做好“国创”项目收尾与质量把控,
持续做好设施景观提升,加快推进尚湖林木整理更新;
加强文体旅融合叠加产品的转化落地,
策划推出一批有江南文化特色的
人文体验、生态精品、个性研学、康养旅居系列产品,
形成四季热推主题。
虞山街道(度假区)将强化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进一步提升度假区品牌形象。
尚湖水上森林
同时,虞山街道(度假区)坚持以升促建、主客共享,
把“双区同创”同城市形态、空间布局、
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紧密结合起来,
使创建成果成为打造比较优势、提升城市能级、
建设“美丽常熟”的强劲动力。
全力做好融合文章的同时,
虞山街道(度假区)将全面激活赋能效应,
在薪传文脉、内外兼修中提升
“一城山水”的“颜”和“气质”,
在常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虞山担当、虞山力量正日益凸显。
-END-
审核 | 殷丽琴、张淑方
发布人 | 金铃
本文转自 | 学习强国苏州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