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品/读
虞
山
文
化
壹
炉火纯青·古琴艺术
说到好琴,还得听一听虞山琴派,“三百年来琴重虞山”,有琴就一定存在虞山派。
优秀的传统艺术,历经岁月变迁,经过无数琴人的千锤百炼,才得以将虞山派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下来。
虞山派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凡琴人皆“人人自诩虞山、家家源说琴川”,虞山琴派代表了本地人极高的审美理念,有“古音正宗”之誉。
↓
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节,来到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或许你也能有幸听见《虞山琴韵》、《守约深美》、《纤指流年》等经典的动人旋律,欢迎前来鉴赏一番!
贰
天工巧匠·篆刻艺术
虞山印派名人众多,他们以六书为准则,以石为基础,能融文彭之工稳,何震之猛刻,刀法灵活坚实,在艺术表现上多气雄生动。
雁过留声,虞山印派的篆刻艺术沉厚朴茂,风神流转,这些大家的篆刻德望早已名闻江湖之高远。
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节,来到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你还能得见虞山派篆刻传人的刀法,技法之纯熟,功力之深透,令人叹为观之。
沿着篆刻的印迹,我们或许可以在那绝似与非似之间,勾勒出虞山尚湖所蕴含的精神境界……
叁
细致入微·虞山微雕
明代核雕,开先河者是“虞山派微雕”创始人王毅的作品“桃核舟”。
关于王毅,相信大家还记得课本上的那一篇《核舟记》: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核舟记》
记录了王毅精湛的雕工
这也是虞山微雕
作为非遗文化的经典历史一页
肆
精雕细琢·红木雕刻
工匠师傅凭借精湛手艺
雕镂虞山文化的秀美灵动之魂
红木雕刻,将虞山尚湖的韵味刻画进了人们的生活中,一件件红木佳作,都是刚柔并济的唯美作品。
将风景刻画于红木上,玲珑精致,妙趣横生、缤纷多姿,皆让人爱不释手,陶醉不已。
伍
独具匠心·包袱锦彩绘
所谓的包袱锦彩绘,是用彩画模仿织锦包裹梁柱的一种建筑装饰。
翁同龢故居綵衣堂以江南包袱锦彩绘闻名于世,綵衣堂的包袱锦彩绘是明代工匠们运用彩绘替代了汉代绫锦实物的产物,他们在雕刻和施彩方面极尽能事,所呈现出的綵衣堂彩绘雅俗参半,被赋予了一种特有的意趣。
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节,来到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到翁同龢纪念馆走一走,感受翁同龢纪念馆所蕴含的浪漫情调,感受那个时代缙绅士大夫既雅又俗的审美风尚。
传统文化
得以传承
是因传承人不忘初心的坚守
而战胜疫情
需要的是
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复工
请返工的小伙伴们
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云上班、云上学的小伙伴们
继续乖乖「宅」家做贡献
足不出户
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为您品读虞山文化
专家提醒:近期尽量不要外出,更要避免集聚。尽量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开私家车要注意开窗通风。少去密闭、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不要去麻将馆等空间狭小、通风不好的场所。在外要注意减少公共部位的接触。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如果出现发热或咳嗽等症状,可及时拨打12320卫生热线咨询,必要时主动就医,并主动告知前2周的生活轨迹。同时注意不要盲目就医,更不要短期内到多家医疗机构就诊,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的居家健身需求,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科学健身18法”,上海市体育局为市民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套简单易学、科学有效的运动指南。一起来学↓
01
懒猫弓背
02
四向点头
03
靠墙天使
04
蝴蝶展臂
05
招财猫咪
06
壁虎爬行
07
四字拉伸
08
侧向伸展
09
站姿拉伸
10
左右互搏
11
靠椅顶髋
12
坐姿收腿
13
足底滚压
14
对墙顶膝
15
单腿拾物
16
足踝绕环
17
单腿提踵
18
触椅下蹲
转自:i常熟、人民日报
2020年
"一城山水,自在生活"
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在这里等你!